发生低血糖时,别只会用糖来缓解,这3种做法才是最有效的!
突发低血糖怎么办?低血糖和低血压有什么区别?如何预防?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低血糖问题。
01
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的出现,暗示了这4个问题
1. 吃得太少
长时间不进食,身体无法从食物中摄取外源性血糖,只能消耗储存在肝脏中的糖原来维持身体的需要,
但在肝脏中的储存是有限的,10小时内就会被消耗掉。当储存在体内的血糖消耗殆尽时,就会引起机体出现低血糖。
2. 运动量太
有些本身不喜欢运动的人,突然大量运动,这样会导致身体消耗过大。
身体没有足够的糖供运动消耗,就会引起低血糖的症状
3.自主神经障碍
有些糖尿病史多年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利等因素,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比较常见的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足等,前者会导致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
4. 酒精因素
每天大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会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的能力。
体内没有足够的糖原生成,自然就会发生低血糖的症状。
长期低血糖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一般会引起头晕、心悸,甚至直接晕厥。
有些患者低血糖比较严重,会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生活。
对于一些有原发病的老年人来说,频繁的低血糖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对健康危害极大。
02
低血糖和低血压,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
教你区分低血糖和低血压
临床上,除了低血糖会引起头晕等症状,低血压也会引起这些症状。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轻度低血糖会引起心慌、手抖、出汗、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中度低血糖除了有轻度症状外,还可能有脾气暴躁、无故大笑,以及思维混乱的症状。
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昏迷、大小便失禁和意识丧失。
低血压和低血糖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低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低,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诱发头晕症状。
而低血糖则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足引起的头晕。
两者症状相似,但实质上却完全不同。
区分两种异常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血压计和血糖仪测量值。
03
如果发生低血糖,吃一块糖就能缓解了吗?
3个方法缓解低血糖
生活中,很多人发生低血糖的第一反应就是吃一块糖。
这样做真的没问题吗?
对于一些偶尔出现低血糖的患者来说,吃一块糖的确可以缓解他们的症状。
但是,一些本身正在服用降糖药的高血糖患者,如果在低血糖后直接吃糖,可能会引起一些意外情况。
医生表示,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出现低血糖后,吃糖不一定能缓解低血糖,而是需要补充葡萄糖进行治疗。
对于一些突发低血糖的患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抢救,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急救,而不是一味地吃糖,这样很容易适得其反。
生活中,要想预防低血糖,就需要做好这些事情。
首先,一日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吃,千万不要饮食不规律。
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如糙米、燕麦等,主食的摄入量应保持在250~400g/天。
注意主食不要煮得太软,同时适当加些肉类、蔬菜。
其次,一些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的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血糖,不要让血糖波动太大。
建议在睡前测一次他们的血糖,控制在5毫摩尔/升为宜。
患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发生低血糖,这些人一定要积极控制原发病。
最后,当你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一些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能延误。
低血糖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对于大家来说,要多注意身体问题,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就医。